第二百三十四章 醍醐灌顶(第2页)


    第四天,去圣淘沙玩。
    王雨晨心思不正,第一天全学了,第二天她感觉课程没用,下午就翘课了。
    俩人在赌场前前后后输了两千多新币,刘小夏也没学明白百家乐的规则。
    刘小夏印象真正深刻的,是第一天在南洋理工大学,曹永教授的授课。
    他全面阐述了金融的逻辑和国内外金融的区别。
    首先,金融想赚钱,离不开两个重要因素:加杠杆和期限错配。
    曹永举了个例子,以建行为例。
    在国内和香江同时上市,建银亚洲,自从上市以来,每年的分红率都维持在5左右。
    即,你买100块,每年有5块钱分红。
    所以,国外基金的操作模式是什么?客户买一千万美金,正常来说,每年的收益率是5,即50万美金。
    但如果加杠杆呢?因为建银亚洲属于蓝筹股,分红率稳定,非常容易融资。
    可以从欧洲、美国等地方,融到非常便宜的钱,比如,年利率2。
    加一倍杠杆,2000万美金,每年收益100万美金,减去配资成本20万美金,净收益80万美金,收益率8。
    加两倍杠杆,3000万美金,每年收益150万美金,减去配资成本40万美金,净收益110万美金,收益率11。
    这就是杠杆的魅力。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
    实际操作中,为了平滑风险,降低波动,会同时投资一个股票组合。
    国外的理财经理,精力都用在了模拟股票组合上。
    或者,更稳健的,债、股结合。
    国内的房地产公司,在海外发行了大量的美元债,有的收益高达10以上。
    如果对这些公司熟悉,完全可以加杠杆进行操作。
    曹永除了在南洋理工大学任职,还是平安集团等几家大型企业的独立董事,很牛。
    其次,离不开期限错配。
    即融短期的钱,投长期的项目。
    这个很好理解,因为借款期限越短,利率越低。
    这就需要来回倒腾,也是资金池的魅力。
    但资金池有魅力,也有风险。
    风险是什么?如同一个浑浊的池塘,你看不清下面有多少污垢。
    所以,期限错配的前提,是要透明。
    但目前国内的金融环境,很难。
    而国内的股市,又缺乏稳定的分红机制。
    企业融资又是以非标融资为主。
    股市散户多,波动强,便宜的钱也找不到。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