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六章 城变宫变天下变


    长安失陷、张方被诛的消息,也传到了洛、邺。
    成都王方面,意外是意外的,但意外过了,便觉得,哎,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呀!
    成都目河间,既是盟友,也是潜在的竞争对手,目下大事既定,“盟友”
    没啥用了,不必自己出手,“潜在的竞争对手”
    便被干掉了,如何不是一件好事?
    至于干掉河间的人——除了刘沈,似乎,还有个何天?这两个,在成都王眼里,同河间王不是一个级别,对己构不成啥威胁,今后,他俩除了乖乖的“奉天子诏”
    ,还能咋滴?
    没有人去关注张方统带的那只大军的动向——成都上下都认为,张方被诛,河间投降,所部自然风流云散。
    目下,成都上下的精神,都摆在接下来的“缵承统绪”
    上。
    做皇太弟,不能由成都王自荐,举荐者又要有足够的分量——基本上得是“当朝第一人”
    的角色才像个样子。
    本来,这个活计,该河间王来做的,但他既已“归老田亩”
    ,目下,朝堂之上,大致够这个分量、勉强扮得这个角色的,就只有一个东海王了。
    这也是为什么一直没动东海王中书令位子的主要原因。
    也联络了东海王,东海王卑辞笑颜,表示:惟王之命是从。
    何时上荐表,日期,两造已经说定了。
    最紧要的程序既已定了下来,成都王便迫不急待,开始提前做“缵承统绪”
    的相关准备了。
    乃命石超,迁乘舆服御于邺,一如魏武帝故事。
    这个“乘舆”
    ,是本义,指天子卤簿,而不是天子本人。
    成都王此举,朝野侧目。
    皇储是皇储,皇帝是皇帝,服御有本质的不同,何况,你还没当上皇储呢,就已经以皇帝自况了?
    私下底,朝士皆默喻:只怕,“皇太弟”
    做不了几天,成都王就要“禅代”
    了!
    唉!
    这和赵王的“篡代”
    ,有什么本质区别?
    无论如何,既然大王自己、包括深谋远虑的卢监——卢志新任中书监——都以为“大事已定”
    ,俺们洛阳守军,更加没有自寻烦恼的道理,且高乐!
    且高乐!
    正经的训练早就搁下了,现在,连象征性的操都不出了,该到岗的不到岗,门户松懈,出入自在,一天到晚,上头宴会歌舞,下头摴蒱吃酒,哦,“搜检贼赃”
    不能忘,“一月又半”
    之期快到了,还得加把劲儿!
    宫城之南,杨骏故府。
    目下,此巨宅乃石都督驻节之所也。
    一夜欢宴,直至丑初(凌晨一点),酩酊大醉的石都督方才安置。
    昏天黑地之中,被侍女叫醒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