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十七章 休要乱我道心(第4页)


    陆沉微笑道:“少年郎,劳烦你再去取一瓢水来,记得盛放白碗内。”
    宁吉点点头,去灶房那边以葫芦瓢勺水。
    陈平安将三张纸之外的所有药方,整理完毕,叠放成一摞,轻轻放在临时作桌的板凳上。
    陆沉坐在台阶上,从少年手中接过那只白碗,微笑道:“用药行医也好,上山修道也罢,功夫无非是全在两仪上打算,手段万千,总归不越阴阳两法。”
    宁吉有点别扭,看了眼一旁的吴道长,吴道长笑着点头致意,示意少年不用拘束。
    陆沉晃了晃手中白碗,笑道:“贫道陆沉,道号‘南华’,忝为白玉京掌教之一。
    今夜来此,是想要收你为嫡传弟子,宁吉,你愿意拜陆沉为师吗?”
    宁吉发愣,有点懵,什么跟什么,从年轻道士嘴里蹦出的一些个词汇,都是些少年听都没听过的说法。
    只听明白一件事,对方要收自己为徒。
    宁吉满脸涨红,再次望向那个吴道长。
    只是这一次,吴道长却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总之就是没有任何暗示了。
    陆沉笑了笑,先放下手中白碗,抬起双手,虚握拳头,“宁吉,猜左猜右,你随便猜。”
    宁吉下意识眼角余光又一次望向吴道长,后者轻轻点头。
    少年左看右看,轻声道:“猜右。”
    陆沉侧过身,背对陈平安,同时摊开两只手,各有一方印章,底款朝向陆沉自己,少年只见两行边款,只有一字之差。
    游方之内,游方之外。
    陆沉重新攥紧双手,抬起袖子再松手,两方印章便滑入袖内,笑道:“宁吉啊,你看我们吴道长,自适其适。
    虽然终日挥形,看似劳劳碌碌,实则神气无变,这就是神仙志怪书上所谓的得道高人,身形在游方之内,道心在游方之外。”
    陈平安一笑置之。
    三千年前,远游青冥天下之前的陆沉,早早在书上有言,何谓大宗师,游方之外者。
    既是一句极为醇正高妙的道家语,可能,只是可能,也包含一层意义,纯粹武夫成神,是为大宗师。
    陈平安突然发现一条光阴长河似乎陷入凝滞中。
    那少年宁吉已经静止不动。
    自然是陆掌教的手段了。
    陆沉伸出手,再次搬来两壶酒水,分别是书简湖池水城的乌啼酒,云霞山耕云峰的春困酒。
    与此同时,院内出现了三幅立轴画卷,都是陈平安的形象,只是略有不同,分别是立桩剑炉,双指捻符,背剑。
    昔年泥瓶巷少年,在离乡远游的未来岁月里,立身之本,先后顺序,武学,符箓,剑术。
    是先学拳保命,继而修行符箓傍身,再练剑登高。
    “这个宁吉,天生适宜修行符箓,事实上,他修行什么都可以,几乎不存在门槛,因为只要他想学,机缘就会走到他跟前,就像你今夜来此,我也只好跟着来了。”
    以此作为开场白之后,陆沉停顿片刻,指了指陈平安捻符的那幅立轴画卷,笑道:“是张挑灯符,如夜游秉烛远行,确实很适合我们人。”
    随后走马观花一般,眼中所见,都是陈平安在不同年月、场景使用不同符箓的画面。
    当年在那条地下河走龙道的渡船上,陈平安练拳时,就会分别书写一张用以凝神静气的静心安宁符,和同样位于丹书真迹前几页的祛秽涤尘符。
    每逢夜幕沉沉,草鞋少年徒步翻山越岭,也会祭出一张阳气挑灯符,用以确定周边山水是否有厉鬼邪祟,用来趋吉避凶。
    游历路上,山水迢迢,与人对敌问拳厮杀,或是可缩地脉的方寸符,辅助神人擂鼓式,或是遇到鬼物,便祭出宝塔镇妖符。
    随后画卷中多出一个恐高的练气士,姿容俊美,难辨雌雄。
    陆沉懒洋洋道:“陆台,你的好朋友,跟你分别后,在那一分为四的藕花福地之一,芙蓉山,养了条狗,取名陆沉。”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