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虚实13(第2页)


    曾孝宽道,“最近登州号在甲板上又加装六门七寸短管榴弹炮。”
    “七寸?”
    章惇转头对韩冈道,“我记得陆上的炮军,都没六寸以上的重炮。”
    “榴弹炮里没有。”
    韩冈道。
    造船业的大发展,以及钢铁在船只上的使用,使得建造大型舰只不再是难点,船上的重型火炮的等级也要远远超过地面。
    “在神机营中,配属步军和马军指挥的火炮,都是三寸炮,炮兵指挥的火炮,基本上都是四寸炮。
    只有重炮指挥,标准编制是八门六寸榴弹炮。”
    张璪好奇的问韩冈:“前段时间李复不是说要造口径十五寸的攻城榴弹炮吗?”
    “没用。”
    韩冈摇头,“炮管长了,自重太重,架起来没两日,炮管自己就弯了。
    炮管短了,就是臼炮了,又打不远。”
    他又笑着,“十五寸其实也不算什么,还有人给我提议造口径二十五寸、自重三万斤的超重型攻城炮。”
    “三万斤?!”
    不止一人惊讶失声。
    韩冈点头,“说是能发射一千三百斤的石弹。”
    “铁弹呢?”
    “同口径的铁弹太重了,会影响射程。
    可就算是石弹,射程大概也不会超过三里。”
    章惇摇头,“浪费钱。”
    韩冈点头表示同意,“当然是浪费钱。
    射程短又不好移动,除非能够野战击败敌军,将敌人围定在城中,那时候才能派上用场。
    不过当真能围定敌军,还不如用臼炮,口径还能更大,重量还能更轻。”
    “军器监是不准备造更大口径的重炮了?”
    张璪问。
    “现在军器监的目标是尽量加强火炮射程,而不是口径。”
    韩冈张开左手,比了个五,“现有实验型的火炮,最少都有五里以上的射程。
    放到边境上,石子铺那里的天门寨里面,一炮就能打到对面的天雄城里,都不要出城。”
    韩冈爆了一个料,张璪惊讶道,“五里,这么快就做到了?怎么做的?”
    韩冈道,“第一是加强密封,第二是加长炮管。”
    “我还以为是换了新弹托。”
    章惇说,表示他对军器监内部的研究进度并非一无所知。
    “其中之一。”
    韩冈道,“主要是工艺进步了。
    过去的火炮,炮管口径从炮口到炮膛身处,是越来越大的,小口大肚。”
    “像长颈花瓶。”
    张璪笑道。
    “差不多,就是比例没那么夸张。
    但现在,基本上是做到前后一致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