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落落词话映浮光中(第2页)


    据耶律乙辛所知,韩冈的著作,以及气学一脉的著作,每一次的内容都会有所修订。
    所以从藏书家的角度来看,每一个版本都有收藏的价值,其中自然是以第一版最有价值。
    耶律乙辛不是藏书家,但他也的确更喜欢老书拿在手里的感觉。
    重新拿起书,他随手翻开。
    熟悉的文字,看个开头,就知道说得是哪一段。
    ‘贤周通连夜报信,勇鲁达三枪败贼’
    第八回。
    经过了两个不同人物的故事,述说的对象终于转回到周通身上。
    周通自离乡后,坐着蒸汽车,沿着铁路一路南下,在扬州,来到秀州换了汽轮船,却因故卷入了一场叛乱。
    这鲁达本是州中提辖兵甲盗贼公事,少时做了沙弥,法号智深,但长大后,便还俗投军,后因功被推荐进了武学,还得了官身,后因酒后错手杀人,被发配岭南,之后又因缘际会,弄到了一张度牒,做了和尚。
    ‘平生不修善果,最爱杀人放火。
    ’
    虽是平直的一句赞,却让人看得煞是痛快。
    ‘鲁达点着了火绳,一扣扳机,砰的一枪,打得那贼头前胸通后背,透风透亮。
    后面的两个贼头提着刀赶上来,只看那鲁达不慌不忙,上弹点火,又是砰砰两枪,将那桃花山的二大王、三大王,一一轰碎了脑壳,红的白的,流了一地。
    ’
    几句话的打斗,放在说书人的口中,能铺陈出洋洋几千言、惊心动魄的场面,不过在耶律乙辛眼中,更重要的是——
    到底什么是火绳枪?
    一支可以拿在手中的兵器,竟能把人胸口打穿,把最硬的脑壳崩碎?
    在第一次看到这话本的时候,耶律乙辛立刻就让人去打探了。
    他当时已经听说了火枪,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火器,一种为了取代弓弩而设计出来的武器,但他不知道什么是火绳枪。
    付出了四名细作的性命,辽国天子得到火绳枪的图样,其相对于火枪,就是大黄弩相对于弩弓,属于下面的一类。
    接下来,他就对书中所说的淘汰了火绳枪的燧发枪更加感兴趣了,因为那可能就是火枪中的神臂弓。
    普通人有了兴趣,他会开始对此用心努力;而皇帝有了兴趣,却是千百人一齐拼命满足他的要求。
    没用多久,耶律乙辛就知道了,宋人正在制造燧发火枪,而且已经渡过了实验制造的阶段,只是暂时还不能批量制造。
    耶律乙辛已经考虑过会有这样的可能,但蒸汽车、汽轮船,以及两者的核心——蒸汽机,都只是出现在《自然》上的一种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机器,燧发枪却已经出现在宋军手中,而书里被燧发枪淘汰的火绳枪,却根本就没有在宋国禁军中装备。
    得到了有关火枪的信息,耶律乙辛就像他对火炮的兴趣一样,立刻就遣人去进行研究和制造,不过远比火炮要困难,近一年的时间过去了,火器局那边,始终没有给他一个满意的回复。
    除了火器之外,《九域游记》给了耶律乙辛还有很多信息。
    这部作者不详的话本,书中的气学痕迹太深了,或许是韩冈写的,或许不是,但成书之际必然得到了韩冈的指点。
    韩冈推出这部话本的用意,应当是减少朝野内外阻力,同时也是要告诉世人,他想要的是什么样的宋国。
    韩冈的用心,实在是太明显不过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