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忧勤自惕砺3(第2页)


    不等赵顼说话,王安石抬起头,声音转厉,“齐威王三年不治国,一旦烹阿大夫,举国莫敢不以实情禀上,国遂治,兵遂强。
    僭生乱弱,信生治疆。
    如此,臣愿陛下熟计之!”
    春秋齐威王三年不治国,身边小人环伺。
    即墨大夫善抚民,却被威王小人日夜以谗言攻之,而阿大夫不安民治政,却买通近臣,日日得到称赞。
    不过齐威王派人暗访得实情,将阿大夫和身边小人一齐下了大鼎烹死。
    自此,无人再敢欺瞒于他,而齐国遂兴。
    但王安石拿齐威王比拟当今之事,乃是强辩,赵顼也明白,以王安石之材,一件事正说反说他都能找到典故来做证据。
    只是要看有没有道理罢了。
    王安石说了这么多,赵顼也变得有些疑惑,也的确觉得当派人调查清楚再说:“既如此,且令曾布与吕惠卿同根究市易务不便事,待二人诣实回禀,再论。”
    司农寺的公厅中,吕惠卿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在一瞬间的惊讶之后,是对背叛者的愤怒,但很快,一丝淡淡的笑意在嘴角浮现出来。
    “曾子宣太心急了。”
    这真是个好消息。
    曾布叛离新党,得益的当然是他吕吉甫。
    司农寺是新法的立法机构,而中书检正则是负责推行,原本都属于曾布的差使,现在皆由他吕惠卿来主持。
    但任谁都该明白,以王安石的性格,决不至于如此厚此薄彼,曾布其实必有任用。
    可惜曾布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完全给怨意蒙蔽心神了。
    曾布的倒戈一击,对于整个新党的确是个大挫折,但对吕惠卿来说,却是个良机。
    吕惠卿环视左右,他刚刚入主的公厅中,还有着旧人留下的痕迹。
    陈列、摆设都是由着曾布的个人习惯,但吕惠卿相信,只要一个月,他就能让这处新法的核心之地,成为他手上得力的工具。
    当然,曾布现在并没有输。
    如果他能在市易务之事上,能说服天子,将吕嘉问论之于法,那他就会是第二个蔡确,以忠心受到天子的看重,升任执政就是转眼间事。
    不过若是他败了,京城之中可就再没有他落脚的余地。
    吕惠卿从袖中抽出一份早已写就的文书,本来他正犹豫着发出的时机,不过现在就没有什么好忌讳的了:
    “本寺主行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保甲之法,而官吏推行多违本意,及原法措置未尽,弊症难免。
    今榜谕官吏、诸色人陈述。
    如有官司违法之事,亦可一并投于本寺按察。”
    吕惠卿默念一遍,两指捏着薄薄的纸页轻轻一抖,唇边绽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此文一下,曾布之叛就再无转圜的余地!
    夕阳终于没入了地平线下,夜中河上无法行船,渡船都在岸边下了碇。
    白马津的渡头上,点着火炬,灯火通明,照得内外如同白昼。
    今天最后一批抵达南岸的流民,就在渡口外排着队。
    他们都在粥棚盛了热腾腾的菜粥,一边填着肚皮,一边听候着安置。
    抵达白马县的流民,都是依着乡族籍贯来安排,是小聚居,大杂居。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