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一卷旌收千骑虏(第2页)
不过,现在只能依着地形而来,耗费也大,也得慢慢来。
真要是想大面积搞,就需要水泥了……可这个你娘我也实在是有心无力,谁让我不是工科狗呢?”
公孙珣依旧无言以对。
“至于羁縻,就是你之前在承德做的事情了,在草原外围,扶持亲汉势力……”
“关于这一点。”
一直悉心听教的公孙珣忽然蹙眉。
“单纯的羁縻实在是太不稳定了……莫户袧这种人都忽然背叛,段日余明之前的表现我也有些许疑虑……岳父大人前日对我说,这些手段都只是一时所用,时局一旦不对,或者随便换个首领,就会养虎为患。
对此,我虽然表面上不以为意,但心里面还是听了进去的。
但偏偏又如母亲所言,无论是修庙还是筑城都是要数代之力,慢慢为之,反而只有羁縻才是我现在能为的手段。
所以,羁縻到底该怎么羁縻?怎么选人?”
“这就要看你是论长久还是论眼下了。”
公孙大娘微微挑了下眉头。
“眼下如何?”
公孙珣叹气道。
“论眼下嘛,自然是顺你者昌,逆你者亡,谁反了就是揍谁,谁老实就给块骨头……你让我来,不就是想让安利号配合你,吞并乌桓之余再趁机吃掉一些之前跟着乌桓人走的杂胡部落,然后再扶持几个新部落代替莫户部吗?这没什么可说的,马上都要十八路诸侯讨董了,哪里有时间计较这些,快刀斩乱麻,做就是了!
反正现在辽西你打赢了仗,你说了算!”
“但论长久呢?”
“若是轮长久,就只有一个标准了,不是论人,而是论部落……具体来说,是看这个部落汉化的程度有多高。
如果一个部落真正意识到,做汉人比做胡人好,而且愿意身体力行汉化,接受汉家制度,甚至还在这个过程中觉醒了一些主义……那就不应该计较什么头人不头人!
毕竟你自己也说嘛,头人这种东西的忠诚是根据时局还有时间不停变化的,但一个大部落的整体忠诚和可控制程度,却是相对而言更加稳定的。”
言至此处,公孙大娘的语气不免变得轻飘飘了起来。
“依我看,两汉几百年,在这方面简直不讲理……凉州羌人和汉人从血源都文化都已经融合了,他们居然不是吸纳羌人,反而鄙视凉州汉人;氐人从前汉开始,几乎已经完全汉化,甚至都以种地为主了,可朝廷还是不把人家当人……老老实实几百年了,无论如何也该给个身份证了!”
凉州的事情公孙珣非常清楚,而且印象极为深刻,所以居然无可辩驳。
“我记下了。”
一念至此,公孙珣倒也是认真颔首,然后复又问道。
“还有一事……母亲,阿定和阿平是去了岳父大人哪里?”
“不错。”
公孙大娘继续捏着肥猫笑道。
“我让赵子龙带着他们去的,我也知道你要说什么……公孙度消失不见,却来了个名望更大的赵苞,而且他一到辽东便把太史慈招去,我当时也有惊疑……但后来一想,终归是一家人,总不会害你的吧?而且真遇到大事,他总不可能袖手旁观吧?再说了,如今这个局面,你便是想赶他走也来不及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
公孙珣也是无奈。
“不过,何进确实已经开始征召外兵入朝了,我也收到私信……算算时间,天子也已经去世快两个月,该死的都死了,等我回头处置掉刘虞,说不定便已经尘埃落定,但却不知道如今局面下的洛中最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结果,胜者还是不是董仲颖?柳城还是太偏远了,只能雾里观花!
而且母亲,等我处置完刘虞,整合了北疆的力量,又该如何,是该南下抢占冀州,还是该先虚与委蛇,顺着洛阳打起旗号,搞个会盟之类的事情?”
“无所谓了。”
公孙大娘不以为意道。
“那是你的事情,你自己做主就行……你要我帮忙,要安利号帮你做事,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睡让我只有你一个儿子呢?就好像这次,你现在就可以准备带主力回卢龙塞解决承德了,辽西我肯定会在后面帮你吃下来,乌桓人和杂胡部落的改编你不用担心,你岳父也拿我没辙。
但说到大的战略这种事情,还是要你自己决断。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