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第5页)


    公孙大娘难道没好气言道。
    “我倒不是舍不得这东西,而是心中真有对此物有些挂虑。”
    “儿子不是在看玩笑。”
    烛火下,公孙珣直接将匣子推到了自家母亲身前。
    “区区死物,我还没放在眼里,区区天命,我也不曾在意……要我说,母亲心中有挂虑,留着便是!
    儿子要登基当皇帝,母亲给个别的贺礼也无妨。”
    公孙大娘将目光从玉玺上抬起来移到自己儿子面上,却轮到她失笑以对了:“你娘我早该想到的……不过,我也确实早有准备!
    我答应你便是,等你登基后,安利号可以归为国营,任你来处置,但你也要应许我几件事。”
    “母亲请讲。”
    公孙珣躬身以对。
    “第一,安利号牵扯庞大,如今连我也不知道有多少生意了,需要缓缓移交,省得出乱子。”
    “这是自然。”
    “第二,安利号之所以无往不利,乃是靠着它是一家商号,而非官署……你拿到手后,务必谨记,拆分也好、合并也罢,却不能让它与朝廷官僚之间有太多交集、流通之处,不然这个商号自然会钝掉!”
    公孙大娘肃容提醒。
    公孙珣重重颔首。
    “那就去吧!”
    公孙大娘也是忽然释然起来,却又抱起玉玺向后舍转入。
    “能给你娘留个念想,也算是有良心了。”
    “母亲长命百岁,将来也会有良心的!”
    已经转身欲走的公孙珣回过头来,同样释然。
    横在母子二人之间的那个庞然大物,如此轻巧被一方玉玺撬起,或者说燕国天命最后缺失的一角,如此轻巧被一方玉玺补上,只能说怪不得此物价值连城了。
    —————我是价值连城的分割线—————
    “甚矣,至治之君不世出也!
    禹有天下,传十六王,而少康有中兴之业。
    汤有天下,传二十八王,而其甚盛者,号称三宗。
    武王有天下,传三十六王,而成、康之治与宣之功,其余无所称焉。
    虽《诗》、《书》所载,时有阙略,然三代千有七百余年,传七十余君,其卓然著见于后世者,此六七君而已。
    呜呼,可谓难得也!
    而及太祖以燕覆汉者,盛哉!
    其除汉末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
    自古功德兼隆,由三代以来未之有也。
    至其率性而为,不敬礼法,不尊天地,辱文好武,傲上重下,堪可叹也。
    然《春秋》之法,常责备于贤者,是以后世君子之欲成人之美者,莫不叹息于斯焉。”
    ——《新燕书》.卷二.太祖武皇帝本纪
    “呜呼,自古有父创业以遗其子者矣,未有母创业以遗其子者也。
    至于燕太祖凡十年而奄有四海,其母孝庄文皇后捐巨亿于幽燕,抚人心于并州,安产业于三辅,控时局于辽东,坐镇后方,总揽经济,尤胜萧何,功莫大焉!
    及太祖定策于洛阳,尝曰:‘得非母为女身,必坐享其成也!
    ’岂非实言也?”
    ——《汉末英雄志》.王粲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