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天地之书绝世大儒文宫之下废尔儒位第四更求打赏(第6页)


    传至大魏京都每一个角落。
    下一刻,许清宵再次开口,诵念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许清宵的声音不大,但却能传遍整个京都。
    每一个字被许清宵念出,都化作一束金色光芒,冲向天穹,刺破无尽黑暗。
    原本,仿佛永夜将至的大魏京都,在这一刻却绽放光芒。
    金色古字,每一个都如同小太阳一般,悬挂在天穹之上,映照辉煌。
    而许清宵的声音,也不断扩散。
    这一次,已经不仅仅只是大魏京都了。
    而是传至周围各郡各府。
    千字文,意义太大,这不是单纯的一本书籍,而是读书人启蒙之书,孩童上学,必须要从识字开始,可识字识什么字,这是一个问题。
    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启蒙识字录,而且教书先生一般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进行划分。
    可这些识字录,大多数都是单独的字。
    许清宵念的千字文不一样,全文四字,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不但可以让孩童识字,还能懂得一些道理。
    比如说秋收冬藏,其意便是秋天收割粮食,冬天便要储存粮食,用简单的东西,来讲述一些不同的事情。
    包括一些大魏典故,儒道典故,既能识字,又能明文,而且许清宵也有私心,将自己的个别典故写在其中,倒不是需要才气,而是需要民意。
    当然主要也是合适,押韵对仗没问题,否则的话许清宵也不会刻意强行。
    人文、历史、典故、农耕、祭祀、园艺、地理,等等东西都在其中,而且都经过完美修改。
    这才是千字文经典所在。
    不然仅仅只是识字,大魏不知道有多少本了。
    而许清宵今日著的千字文,就是要为天下人整理出这一份统一的识字录,这一千字运用到了大部分生活常识能用上的字。
    不仅仅孩童可以学习,一些成年人也可以学习,无非是要慢一些罢了。
    一个又一个金色字体飞向天穹。
    与此同时,滚滚如长江般的浩然正气再次出现,这一次连同三千里才气一同出现。
    不过这一次,许清宵没有阻拦这些才气入体了,他要突破到大儒境,需要这些才气。
    恐怖的才气如银河斜落般,涌入许清宵体内。
    此时此刻,许清宵就如同一块干枯的海绵,疯狂吸收着才气。
    而他的气势也越来越强,越来越恐怖。
    六品正儒和五品大儒区别很大。
    虽然只是一品区别,但相差却是十万八千里。
    许清宵若证五品,那么四品妖魔在他眼中,都是蝼蚁,唯独三品妖魔,或许还能与许清宵较量较量。
    这就是儒术先天的强大。
    更主要的是,抵达五品,许清宵便拥有言圣之力,上达天听,无需再请圣意,只需开口,圣意便会感应。
    当然圣意感应之后,是否凝聚,还是得由圣人之意自我判断。
    但光是这一点,已经是分水岭的差距了。
    一言之下,可灭妖。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