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清兵出关封赏(第3页)


    杨嗣昌歌颂了一句,又道:“王将军还言,他大军经历数次大战,兵仗盔甲缺失,请朝廷补给。
    平谷之战,东奴以火器对战,为防未来之忧虑,王将军请拔红夷炮二十门,鲁密铳三千杆,军器局,兵仗局相关铸炮技师两百人。”
    “火器对战?”
    崇祯皇帝沉吟道:“此事内阁需深议之!”
    他说道:“火器乃军国利器,铸炮技师不可拔给边镇,着二局集铁甲一千副,棉甲二千副,红夷炮十门,鲁密铳一千杆,下拔王将军营中。
    余者兵仗,着宣大总督陈新甲妥善议决。”
    “皇上圣明。”
    杨嗣昌再歌颂一句,最后道:“关于孙传庭之事,臣有言进奏。”
    几日前入卫各军回到京师,崇祯皇帝任孙传庭为保定、山东、河南总督,又决定将陕西军全部留下,用于守卫蓟辽。
    孙传庭上疏请见皇帝,因杨嗣昌的进言,崇祯皇帝不见,结果孙传庭引病告休。
    杨嗣昌便在崇祯皇帝前言孙传庭称病乃推托之举。
    崇祯帝大怒,当即将孙传庭贬为平民,又将其禁囚,以待判决。
    此时杨嗣昌提起孙传庭,是为了什么事呢?
    ……
    “阁老,王斗是越来越跋扈了,下官遣使者前往平谷求援,他竟置之不理,全然不将学生放在眼里啊。”
    在杨嗣昌的书房内,陈新甲对着负手凝视窗外的杨嗣昌叫苦。
    “下官遣数波信使前往平谷,却皆寥无音信,询问王斗,其言未接到任何求援,这怎么可能?”
    “王斗这跋扈心思,特别其军骁勇,东奴各旗皆不敢战,阁老曾言攮外必先安内,要小心……”
    “够了!”
    杨嗣昌猛地喝道。
    他瞪着陈新甲:“陈大人,你意欲何为,你想逼王斗怒而造反?”
    “真有那日,你担当得起吗?”
    杨嗣昌说得赤裸裸,毫不掩饰揭露陈新甲的心思,却如一声惊雷,让陈新甲呆住了。
    若是王斗真被他逼得如此,不管王斗结果怎么样,第一个先掉脑袋的肯定是他,毕竟他是宣大的总督。
    以大明现在的局势,便是王斗将来有任何异动,只要他肯就抚,朝廷肯定是宽赦的结果。
    高迎祥,李自成等人,哪个不是降而复叛六、七次?甚至太祖高皇帝的陵寝烧了,崇祯皇帝还是下旨招抚。
    但若治下出事,他们这些大明高级文官,却无一不是掉脑袋的下场。
    皇帝不敢杀带兵武将,杀起文官来,可是毫不手软的。
    陈新甲想到了后果,冷汗刷的就下来,由不得自己性子,毕竟今时不同往日,大明的文臣武将,己经不再是往日那种情形。
    特别对王斗这种非常能打仗的将官来说。
    杨嗣昌冰冷的双目扫过陈新甲,放缓口气:“陈大人,外虏未灭,内寇末靖。
    王将军虽是武人性子,却饱含忠义为国之心。
    此等良将,需安抚为上,用心笼络。”
    陈新甲低声称是。
    杨嗣昌叹道:“有道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王斗身为宣大将官,我们还是可以拉拢上手的。
    此事需要用些心思,毕竟,有心之人不止你我一个。”
    “便如那薛国观……”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