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四七章(第2页)


    韦姜摇了摇头:“也不是,那里头有一位仕子,说一定要见了苏知事才肯画押,但结案在即,我手下的人没个轻重,就——”
    “就怎么了?”
    柳朝明回过身去,苏晋不知何时已从值事房出来了。
    她走过来一揖:“敢问柳大人,这名仕子可唤作许郢许元喆,原本乃这一科的一甲探花?”
    韦姜道:“正是。”
    又看向柳朝明,“是我管束无方,才让手下的以为可以严刑相逼,却不知许郢已有伤在身,再受不住大刑,他既心有余愿,若能借苏知事过去好言相劝,此事也能有个善果。”
    锦衣卫自设立以来,过手案子无数,虽不说桩桩件件都能拿捏妥当,底下校尉刑讯时出个差池,死个要犯,也是常有的事。
    抓着死人的手往状子上一摁,这案子不结也算结了。
    这回却煞有介事地来请苏晋“好言相劝”
    ,大约是龙座上那位有指示,要活着招供。
    苏晋想到这里,眸色一黯。
    活着招供以后呢?再拉去刑场斩了?
    已是大费周章地做戏,偏偏还不想失了风骨,景元帝真是老了。
    柳朝明看苏晋一眼,对韦姜道:“韦大人带路吧,本官也一起去。”
    许元喆已被人从诏狱抬出,安置在镇抚司办事房的一处耳房中。
    饶是苏晋再有准备,看到许元喆的一瞬也愣住了。
    离仕子闹事只过去十日,他整个人已瘦得不成人形,身上没有一块完好的肌肤,双腿折成一个不可思议的角度,淋淋血肉之间可见碎骨。
    苏晋几乎要认不出他。
    韦姜在一旁低声道:“已喂了醒神汤,人是清醒的,苏知事过去罢。”
    苏晋唤了一声:“元喆。”
    许元喆转过脸来,认出苏晋,空洞无光的双目浮上些许神采,却是悲凉的,他张了张口,除了一句“苏先生”
    ,甚么也说不出来。
    苏晋的胸口像堵了一块大石,她在榻前蹲下身,说:“元喆,我知道,你没有舞弊。”
    许元喆听到这句话,眼泪便流下来了。
    他转回脸,盯着屋梁道:“他们都不信我。”
    苏晋只能握紧他的手。
    许元喆顿了一顿,像是在与苏晋说,又像是在自说自话,“我是庶出,生来长短腿,父亲不喜,亲娘过世得早,兄弟姊妹大都瞧不起我,只有阿婆对我好。
    那时候我就想啊,我一定要争气,要念好书,日后不说中进士,哪怕能中一个秀才举子,我也要带阿婆离开那个家。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