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北昌行之八十一(第2页)


    “怎么,你又要去找大宝他们集资?”
    集资这个词,如果让何子衿听到,肯定会有种穿越感,但,胡文就是很随口就说出来了。
    重阳给他爹兜头一盆冷水浇得那热炭团一样的心也稍稍冷静了下来,道,“哪里,我先打出个招牌,我反正会算账,就先从这上头来,有人来学,我就教,没人来学,我就继续打理书铺子的生意呗,根本用不着爹你出钱。”
    重阳觉着,自己还没提钱呢,老爹先哭穷,真是越发抠门儿了。
    胡文跟儿子打听,“你这书铺子过年时能回本不?”
    “过年时哪里能回本啊!
    咱们北昌府念书的人少,买书的人更少!”
    重阳算着,能把掌柜的月银发出来,够书铺子的花销就不错了。
    胡文感慨,“我看大宝他们在你身上投钱,真个要赔死了。”
    重阳气地,“爹你不要总小瞧人成不成!”
    真是给他爹气死了!
    没见过这样不支持儿子事业的亲爹了!
    重阳很生气,又去找子衿姨妈倾诉。
    不知怎么回来,何子衿小时候就自诩教育小能手,她跟孩子们关系都不错,孩子们有什么事不好跟父母讲的,都会过来同她讲。
    当然,除了阿晔这死心眼儿以外。
    重阳把他爹给他泼冷水的事都同子衿姨妈讲了,何子衿倒没觉着胡文说的不对,重阳昨儿一提开技校的事,何子衿就理所当我的蓝翔了。
    可胡文说的未尝没有道理,不过,何子衿对于也自有其一番看法,拉了重阳在身边儿坐下,温声道,“重阳知道当初我与你阿仁舅合伙开书铺子的事吧?”
    重阳道,“这自是晓得的。”
    “你年岁虽小,想来还记得咱们老家碧水县的模样?”
    “记得。
    咱们碧水县虽是个小地方,我记得也有山有水,冬暖夏凉,虽不若北昌府繁华,也是极好的地方。”
    “你出生时,县里较先前就繁华许多了。
    我小时候,那会儿朝廷立国未久,县里也穷呢。
    那会儿说要建书院,我就在书院外头买了几个铺子,有一个铺子就是与你阿仁舅开的书铺子,那会儿许多人也觉着,这么个小县城,书铺子怕是不赚钱的,何况,咱们县里本就有一家书铺子的。
    后来,我们那书铺子还挺不错,一年能赚好几十两银子呢。
    那还只是个小地方的书铺子,这北昌府,总比咱们县强许多,这里念书的人自不比江南、帝都这等文教兴隆之地,但较咱们老家的一县之地也要好的。
    依我说,你还没找到经营铺子的诀窍,不然,哪怕旁边有两家书铺子,你那生意也不至于这般惨淡。”
    何子衿道。
    重阳挠挠头,“他们有的书,我也都有的。
    其实我也觉着,好像差点儿啥,就是那种,明明感觉得到差一把劲儿,可又寻不出是哪时差来。”
    何子衿笑,“你回去好生想想,就明白了。”
    重阳道,“姨妈,你说我教人算账成不成?”
    重阳还想着他那技校呢。
    何子衿道,“与你讲个故事吧。”
    然后,何子衿把自己上辈子启蒙的小马过河的故事同重阳讲了一遍,何子衿笑道,“我说的,你爹说的,其实,各占一部分理,这水深水浅,到底得你自己试一试才成。”
    重阳深觉子衿姨妈有智慧。
    重阳是兄弟姐妹中最活络的一个,他念书平平,但于兄弟姐妹中还是很有威信的兄长,阿曦阿晔都与重阳哥关系很好。
    这也是重阳筹钱开书铺子,一筹便筹到银子的原因。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