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太学教材引动荡(第2页)

因为他觉得太极拳更合适自己。

李中庸的太极拳,已经到了至柔至刚,中正安舒的境界。

有了这一身武艺和学识,天下之大,他哪儿都可以去得。

最近,李中庸结识了一个朋友,杨修。

杨修,字德祖,二十多岁,极为聪明,文采,非常出众。

若是比文采,李中庸未必能赢杨修。

杨修还没有到“活死人”

的境界,但相差不远了。

杨修虽然出生于士族杨家,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但李中庸相信,杨修绝对没有自己学到的东西多。

就修身来说,杨修肯定没有高明的老师指点,杨修甚至不会武艺。

要是杨修能拜在师父门下,李中庸觉得,此刻杨修的成就,绝对在自己之上。

说到杨修,李中庸便想起了才三岁的曹冲,那真是个聪慧异常的小不点。

李中庸心中暗道:“杨修,我已经见过。

不知师父说的‘智多近乎妖’的诸葛亮,又是什么样的人物?”

“中庸兄在吗?”

书房外传来杨修的声音。

李中庸回过神来,笑着说道:“是德祖兄啊。

请进。”

杨修身穿灰色的长袍,走进书房,说道:“中庸兄,半个月不见,你一直待在太学里。

忙些什么呢?”

李中庸说道:“德祖兄,你来得正好。

你看看,我改良的蔡侯纸如何?还有,我写的字,能入你法眼吧。”

杨修看向了书桌上。

那雪白的宣纸上,写着“正心诚意”

四个楷书大字,端庄大气,就和李中庸身上的气质一样。

杨修的瞳孔微微一缩,惊讶道:“好纸,好字。

中庸兄,你将蔡侯纸改良,以后,怕是不会再有人用竹简来书写了。”

李中庸说道:“竹简,太过于笨重,书写起来,实在是不方便。

以前,形容一个人有学问,用‘学富五车’,其实,五车竹简,又能承载多少学问和知识?”

杨修眼睛一转,说道:“哈哈……中庸兄言之有理。”

李中庸问道:“德祖兄,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找我有何贵干?”

杨修说道:“小事。

咱们有些日子没见了,我打算请你吃晚饭。

我府上,新请了一位厨子,手艺不错。”

厨艺?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