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关于被遣返原籍的人能不能出远门。
    这个问题大家都不太懂,只能问赵明华。
    “出门都是有路引的。”
    赵明华想了想:“春宁要跟我一起去蜀地,我来想办法。”
    就是说,能不能的,全看怎么操作。
    很快,赵明华就告诉春宁,他可以去蜀州了。
    “这是你的路引。”
    姓名,肖春宁;性别:男;年龄十五岁;籍贯:昌州安南镇……
    信息好像是对的,好像又不对。
    “赵哥,我还没满十四岁。”
    “没满十四岁,虚岁不就是十五岁吗,你呀……”
    还是太老实了一些。
    “这个路引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一半真,一半假。
    就算是以后遇上什么问题被有心人拿出来做文章也能从容面对。
    “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一般来说也没问题的。”
    又不是朝廷通缉要犯,城墙上贴着画像进城要一一核对。
    肖家女眷只是遣返原籍,三代以内的男丁不能考科举而已。
    也没说不能种地经商,不管怎么样,还是要给一条活路呀。
    遣返与流放是不同的。
    流放是要服劳役的,是要受管教的,是绝对不能离开的。
    赵明华也不懂律法,不知道能不能,他连夜翻了好几本的大夏律法法典也没有明确提及。
    没有说不能,也没有说能,那就是看你怎么操作了。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赵明华就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这样看来,就合情又合理了。
    “以前那些遣返的人有没有出远门的先例呢?”
    春宁到底年幼为人老实,还是忐忑不安。
    “首先一个,目前为止,你们家是我接触的第一家遣返的人家。”
    赵明华倒也实诚:“有没有我不是很清楚。
    但是,有一点我很明白。”
    “什么?”
    “放眼那些世家大族获罪,被遣返后能东山再起的有几户?”
    大夏朝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每一任新帝上位都是踩着血肉之躯往上爬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成者王败者寇,新帝上任必然会清洗一番。
    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遣返的遣返。
    春宁年幼没有经历过那种动荡不安的时期,但是他知道五年前京城马家因为犯事也是被抄家流放遣返。
    马大人位居从三品被砍了头,也是十二岁以上的男丁流放漠北,女眷遣返祖籍,那是富庶的江南,这么多年没听说马家人有什么动静。
    在肖家出事之前,他听同窗谈起过马家好像很败落,马老夫人死在了回祖籍的路上;马家嫡子庶子共七人,妇孺有三十七人之多,但是后来死的死,逃的逃,病的病,据说日子过得相当凄惨。
    “你想起来了吧?”
    看春宁久久沉默不语,脸上的表情越发凝重,赵明华就知道他应该能明白一些道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