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179(第2页)


    卫大郎又问:“既然能待个几天,不如今儿在我这儿歇,休息好了明儿一早回乡,三弟你看如何?”
    卫成还没答复,毛蛋帮衬道:“乡下老屋年久失修,不好生收拾一番住不得人,叔叔这几日就住我家吧,我沾叔叔的光发了财,叔叔不指望我报答,还不给个机会让侄儿做东款待您吗?”
    狗子在旁边看着,觉得卫大顺真会说啊。
    他又一想,乡下的确不方便姐夫落脚,住这儿是最好的选择了。
    “姐姐姐夫赶路回来,是该歇一晚,养足精神再回乡去。
    不如我先走,回去给家里通个信,让赵氏抓紧拾掇拾掇,那狗窝不收拾出来咋见人呢?”
    他说着都站起来了,却被毛蛋拦下:“你也别走,就在这儿歇,赶明大家一起,要报信我安排个人去。”
    狗子习惯性看向姜蜜,姜蜜点点头:“挺好的,就这么办吧。”
    毛蛋亲自安排人去了,姜蜜想起来闷不吭声坐一旁看热闹的儿子,她后知后觉介绍了一番。
    被点到名的卫煊也不过是喊了声舅舅,没多说啥。
    好在这些年通信频繁,卫家的基本情况狗子是知道的,他知道二外甥生来话少性子闷,才没误会。
    卫家兄弟闲聊着,姜蜜也问起狗子的近况,问他在酒楼里怎么样?什么时候能独当一面?怎么想的?以后打算做什么?
    狗子说了一些,也听了听他姐的意见。
    他回过头问姜蜜在京城怎么过日子?大官太太的日常是什么呢?这些内容都不方便在信里写,太费字数,闲聊倒是好说。
    姜蜜从上京之初讲起,从翰林院说到通政司,从那座一进的小破院子说到御赐的四进院。
    一路走来她身份不停在变,生活自然也有变化。
    尤其在卫成升三品之后,她开始跟着男人进出皇宫,中秋和除夕经常在宫里过,后来时不时还被皇后召见……哪怕刚进京的时候有再多乡土味儿,这么一来也都散尽了。
    姜蜜说这些时,卫大郎那头都闭嘴了,所有人都在认真听。
    听说他们经常出入皇宫,陈氏羡慕啊,毛蛋没顾得上羡慕,他问了好些个问题,比如皇宫里面真是红墙绿瓦?真有房舍万间?
    毛蛋还没得到答复,卫大郎问:“爹娘都好吗?咋没一道回来?”
    “岁数大了禁不起奔波,还是留在京中享福的好。
    再说京里田宅奴仆这些都要有人管着,还有两个小的,卫彦在国子监读书,雪溪才五岁多,正是明事理学规矩的时候……有爹娘镇着我们才能放心。”
    “娘虽然没来,却交代我不少事,让回乡之后好生祭拜祖先,还要以宗族的名义置下祭田学田,另想见见大侄子定下的姑娘,看是什么模样脾性,二侄子那边娘也着急,使我替她催上一催。”
    几房通排下来,她口中的大侄子可不就是毛蛋吗?
    毛蛋还沉浸在听故事的快乐里,突然被点到名,他有些为难:“卢家不是县城人士,现在传信去她五日内恐怕也赶不来……”
    毛蛋正想说见不着卢四小姐倒是可以看一看他大哥,就有奴才来通报说卢大少爷来了。
    有大官老爷进城这个事在松阳县里已经不是秘密,能让县令把姿态摆那么低,点头哈腰亲自去接,对方身份恐怕很高。
    又听说这位大人径直去了卫家,卢大少爷心念一动,赶紧带着人出了门。
    他和卫大顺本来就有合作,两家又添了喜事,关系可说十分亲近,卢大少爷都没在外头等,直接就进了院子,一见着卫大顺两人刚寒暄一番,没等他问,他未来妹夫主动说了:“婶婶刚说想见一见四小姐,你就来了。”
    “哪个婶婶?”
    “打京城来,行三的。”
    ……
    ……
    “通政使夫人?”
    “应该说是总督夫人,我三叔升官了,如今是正二品漕运总督。”
    之前卫成是通政使,卢家人听着也觉得了不得,却不像现在这么震惊。
    突然听说未来妹夫的小叔升了漕运总督,卢大少爷懵了,回过神来是狂喜。
    卢家是商户,做书局的,他们家书局南北都有,每年北上南下的也要走不少货。
    运的货物多走水路更方便,要从大运河走货看的是漕帮脸色,可漕帮也不敢在漕帅跟前乱来啊。
    卫成这一升官简直就是及时雨,他们只需借个名头,商船出门保准太太平平的,谁敢惹来?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