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版第十四卷 十万光年的反扑 第一章 加克莱绞肉机
远征时间第二年三月四日,由奥维马斯挂帅、辛巴实际指挥的尼布楚登陆作战展开了。
这场作战被薪水小偷们渲染为人类军事史上空前绚丽的一章,但作为亲临者看来,决计不是那么回事。
尼布楚行星共有四块大陆和四个大岛,其余的绝大部分面积为海洋占据。
按陆地面积的总体比例来看,并不比地球多。
北极陆地完全被一个常年不停息的暴风圈覆盖,我们刚来到尼布楚时还以为那里是偶尔爆发的恶劣气候,谁知眼睁睁地看着那个暴风旋转了几个月从来就没停过。
后来测量了一些外部参数后发现:它是一个始终自洽的、非常罕见的、范围极广的气候系统,却几乎独立于尼布楚星球的其他部分运行,风力看起来暂时不可能靠近。
南极则完全是海域。
受陆地分布影响,费里亚的核心区域在于中央大陆玛斯库的中间地带,方圆约一千八百公里,大致都在赤道线至南北纬30度范围内,维度超过50度的区域非常少,因此他们的巨型大炮只能安装在那种不合情理的地方。
玛斯库大陆的其他部分和其余的各大陆、大岛,要么处于荒芜无人状态,要么为远较他们原始的部族所占领。
现在这些部族全都举起了对费里亚的叛旗。
纯从面积上看,费里亚占据的地盘虽然没有小到被人家吐口水便淹没掉的地步,却也相当狭小,应该是很不利的。
但这些部族的科技水准却与费里亚相差得太大,除了欺负一下零散的边境巡逻队、把镇守数千平方公里地面的个把费里亚小队驱逐出境之外,几乎做不出任何像样的实质性军事行动。
可费里亚在近太空受到我军强力压迫后便聪明地采取了战略收缩,从各地抽回了本来便为数不多的镇守兵力,因此几乎没有遭到什么损失。
辛巴布置了一个号称完美无缺的登陆计划,在十四个小时内把第一军的大部投到了玛斯库大陆南方的弗尔勒大陆东北角,隔着一条四十公里的狭窄海峡与玛斯库大陆南端的突出部分加克莱半岛相望。
同时把一个独立步兵团派遣到了弗尔勒大陆东方的长野岛建设伪目标,以吸引费里亚的注意力。
这次作战计划完美地得以了执行。
唯一不爽的是,敌人不但始终没来阻止,甚至在他登陆了一周之后,都没一个费里亚兵前来叫阵,只有一批批的土著民代表前来索要战争赔偿金。
如果不是考虑到大战可能即将在即,辛巴一定会把那些可恶的家伙全部抓起来吊死。
可在因缘巧合之下,他只得默默地采用了怀柔政策。
一如南都事件那次一般,他心不甘情不愿地又大大地搏得了一个“仁德”
之名。
转眼间到了三月二十日。
陆军登陆已经半个月了,虽然占据了很大的一块地方(公开名义还不敢说是“占领”
,而是“义助土著民抗击费里亚的非法统治”
的),却没取得什么实际战绩。
奥维马斯屡屡催促,太空军的各级将领的冷笑声也逐渐传到了辛巴耳中,让他渐渐按耐不住了。
在这期间,土著民不断为他传来各种各样的情报。
这些情报大多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情报分析人员开始只能十中选一,后来干脆大篇大篇地直接丢弃了。
然而,在被选入的“可能属实”
情报中,有一条引起了辛巴的注意:
“费里亚南方边防司令克鲁苏正率军大举进入加克莱半岛,准备反击弗尔勒大陆!”
加克莱半岛是玛斯库大陆南的一个长条形突出部分,与弗尔勒大陆东北的鲁合角相距仅四十公里,属古代海洋变动造成的大陆断裂点。
这个地方看起来虽诱人,实际非常不利于展开军事行动:加克莱整个半岛都是多山地形,几乎找不到一条可以让装甲部队持续前进超过二十公里的道路,中北部高原的海拔高度达到了六千多米,南部则是地质断裂带,全是横断形山脉。
辛巴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把登陆点选在鲁合角的——既逼近了敌军腹地,给其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又可以避免立即遭到从加克莱突袭来的费里亚军袭击。
在那种地方,任何军队想要集结都是非常困难的。
然而,如果费里亚已经开始在加克莱集结的话,则不可小视。
如果费里亚把远程炮兵部署在加克莱的山中,在攻击中一定会比鲁合角毫无遮挡的人类炮兵占据更多的优势。
辛巴得知这个消息后,不敢怠慢,立即派遣了第一师的两栖装甲团A团登陆加克莱。
第一师A团的团长何国章是一个精力充沛、性格暴烈的中年军官,做事风格一贯雷厉风行。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