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大练军


    入伍不足半年的陈家胜,就是在这个时候,被调回了新山。
    和他一起的,不仅是原爪哇一团的士兵,还有从清国来的反清苗民。
    不过这些苗民,只是一部分。
    剩下的,基本都留在红河三角洲。
    和驻防的爪哇一团,越南降军,以及新招的大明士兵,混编成一支新的部队。
    明面上,他们是负责大明在越南租借地的防务。
    但实际上,是负责整个越南的防务。
    因为越南的军政大权,基本都被亲大明的越人,或者早年移居大明,现在回国的越人把持。
    就是四大辅国大臣,也只有两人是真正的阮朝老臣。
    只是他们还是不是心向越南,就不为所知了。
    正因为越南局面看着比较安定,所以大明才召回部分士兵,补全南洋的防务。
    而新山位于马六甲海峡的出口,沟通南洋和印度洋,是交通要道,咽喉之地。
    又紧邻英国的马来殖民地,处在对垒的前沿。
    因此这里的兵力,决不能少。
    否则南峰也不会把办公地搬到新山。
    也不会选马六甲海峡作为练兵地之一。
    这些决策的事情,和陈家胜是无关的。
    因为他是小兵,只有服从。
    目光也没那么远,看出这些深意。
    所以调令让他走,他就必须走。
    如果让他自己选择的话,他很可能愿意留在越南。
    毕竟这是生他养他的故土。
    一回去,那熟悉的泥土味,连气味儿都一样。
    即使家里的房子也和顺化城一起,烧成了废墟。
    但记忆中的样子,却从不曾忘却。
    这让他,有些不愿离开了。
    只是军令难违,大明的生活,也确实比越南好。
    再加上妻儿都在南洋,他也不能由着自己的心意。
    且他的运气还是不错的!
    因为带路带得不错,战场上也杀敌不少。
    并且有入清援苗的功劳,所以一调回来,就编入海军。
    要不是大明的海军,对黄皮肤的族群另眼相待。
    国内的华人士兵,又不充足。
    不然纵使陈家胜功劳再多,也轮不到他这个越人头上。
    毕竟在大明,很多青壮男子。
    入伍时,都偏爱海军。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