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和尚闯建康(第2页)


    之说为中心,发挥宇宙万法“缘起性空”
    之理。
    在华夏的渊源自鸠摩罗什译出“三论”
    后,即为僧睿、僧肇、僧导、昙影等相继研究,其中以僧肇最为出名,与鸠摩罗什并称为“什肇之学”
    。
    什肇之学,原流行于北方,后得僧朗传播,流入南方。
    僧朗住在钟山草堂,遇见隐士周 ,即传授所学,周因而着《三宗论》。
    当时江南成实宗很盛,三论的玄纲几乎断绝,僧朗来到江南,非难成识大乘师,破斥从来认为三论与成实一致的旧说,使三论学重旧纯粹。
    在栖霞山,僧朗游于法度的门下,后继承法度的栖霞寺法席。
    梁武帝很器重他,遣僧怀等十人到栖霞山从他学习三论大义,其中僧诠学有成就。
    嗣后数代相传,遂有“摄岭相承”
    的宗派。
    僧朗受学之后,始终隐居栖霞山,住止观寺,故有山中师、止观诠等称号,一生精研三论,成就卓著。
    僧朗的门下有兴皇寺法朗,长干寺智辩,惮众寺慧勇,栖霞寺慧布,称为诠公四友。
    由于他们的宣扬,摄岭三论之学越发恢宏。
    其中传承学统而开辟后来一宗规模的是法朗。
    法朗弟子几乎遍于全国,最著名者当数三论宗的实际创始人吉藏。
    藏七岁从法朗出家,勇猛精进,成为修持有道的高僧。
    而和尚的师兄就是这个吉藏,怕是连未卜先知的和尚也不知道吉藏会成为以后三论宗的实际创始人。
    吉藏7岁从法朗出家,有颖悟誉,具戒之后,声闻转高,19岁替法朗复讲经论。
    隋平定江南后,到会稽住嘉祥寺,宣讲三论,听众常千余,被尊称为嘉祥大师。
    后受隋炀帝敕命,住扬州慧日寺,长安日严寺,并于长安完成三论注疏,创立了三论宗。
    此期间曾与当时三藏论师僧粲辩论且获胜。
    唐初,被征为高祖所设统领僧众的十大德之一,备受唐王室敬重。
    晚年住延兴寺,武德六年寂,寿七十五。
    著有《中论疏》、《十二门疏》、《三论玄义》、《大乘玄义》、《二谛义》等。
    弟子知名者有慧远(蓝田悟真寺)、智顗、硕法师、慧灌等。
    其思想远传高丽、日本。
    当然这些都是后事,如今的和尚还无法得知,和尚知道的是他这个所谓大师兄肯定会得到成佛,肯定会个未来的大师。
    而此刻他要见张丽华的事就全要靠吉藏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