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杨广与汉武的情(第2页)
里边,仿佛生在一眼清泉,清冽的水眸,让人甘愿把目光停留。
“好了好了,你这孩子,还是说正事吧,正事要紧。”
窦女王眼中的疑惑之色尽数消去,一双锐眼已然慈祥得像是那供奉在庙堂里边的观世音菩萨一般,看样子,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古人诚不欺我也。
“无忌读史至今,观天子其行止,居然觉得,汉孝武帝,与当今天子的际遇,虽然不敢说极为相似,却也有共通之处。”
嗯,为了提醒窦女王不要再叫错俺,本公子决定不再自称小侄,省得这老娘们一见俺就孵鸡、腹肌的叫个不停,太寒惨人了。
“有何共同之处?”
李世民在旁边忍不住插话问道,窦氏也轻皱眉头,打量着我。
本公子自信一笑:“孝武皇帝之所以能够驱逐匈奴,使其百年不敢犯边,所依靠的除了其他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文景之治留下的财富与人口,数十年的生平,让大汉积蓄了足够的财力和物力。
当时,大汉府库余金钱无数,仓廪畜腐粟,正是因为这些方面的足备,方可使孝武皇帝征伐匈奴、廓清边境四十五载……”
“虽然说当今天子,也是承高祖之萌,不过,今上却不过连征数战,焉能相比?”
坐在窦氏身侧的李瑶光不禁奇道。
“这我知道,不过,诸位想必应该知晓一事,大汉征伐四十馀疲牦中土,事彼边兵。
日不暇给,人无聊生。
当时之景象,与我大隋如今之境象,可有相似之处?”
“这……”
李瑶光沉寂了下去,不过两眼里的光芒更加耀眼。
“你的意思是说,当今天子与孝武皇帝老年时一般,国家,都已经处在了国家危险存亡之时?”
“三娘子高见,正是此意。”
我微微颔首笑道。
看得出来,这妞智商不错,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领会我的意思,很不错,果然有成为名将的潜质。
当时大汉帝国征伐匈奴四十多年,中土疲惫,边塞之地烽火连连,人不聊生,怨声载道,与如今几无二致。
而汉武帝聪明就聪明在能够在最后关头看清了自己的过失,番然醒悟,最终,停下了这样的行为,休生养息,终使大汉渡过难关。
“……而当今之世,业已如此,而天子却不顾国中情势,执意北征高句丽,必会出现与大汉不同的结局。”
我的这句话在厅中诸人都不由得眉头一跳。
窦女王紧抿着丰唇,手指轻柔地理了理自己的宽袖,朝着我望了过来:“莫非你的意思是说,当今天子,不会如那汉孝武皇帝一般?”
“不错,无忌以为,当今天子是不可能会如汉孝武皇帝那般,下罪己诏的,更不可能变更自己的执着,置高句丽于不顾,至少,天子如果觉得自己有能力平定高句丽,他是不会放弃征伐高句丽的希望的。
除非国家都无法支撑其出兵,不然,天子仍旧会累败累试。”
我肯定地点了点头沉声言道。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