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区区民报羡慕的宋濂(第3页)


    朱元璋点点头,神色有些凝重。
    穿不暖的滋味,他是懂的。
    此时他又想起了苏璟的苏氏布行,考虑到穷苦百姓囊中羞涩,以成本售卖一些布料。
    苏璟这样的商人,比那些捐钱施济的家伙,可要好上太多。
    苏璟是始终如一,长期供应,而那些捐钱施济的家伙,不过是偶尔图个名声而已。
    ……
    诚意伯府。
    刘伯温的手里,也多了一份民报。
    如此大规模的宣传之下,刘伯温的手里有便很正常了。
    看着民报上的内容,刘伯温的神色微变。
    这上面都是国家大事。
    “你是在哪买到的?”
    刘伯温朝着带来民报的管家问道。
    管家立刻回答道:“回老爷的话,我今天去采买,就在西边集市外,有人叫卖,说是民报,专门给百姓看的邸报,我就买了一份。”
    “多少钱呢?”
    刘伯温又问道。
    管家回答道:“倒也便宜,五文钱一份。”
    “对了,我听说在这府城内,好多地方都能买到,不止一家在卖,生意相当的火爆。”
    刘伯温看着手里的民报,其实也就是一张纸。
    得益于都是古文,所以虽然信息不少,但其实占用的篇幅并不多。
    五文钱一张,对于这京城的人来说,倒也不算贵。
    其中的内容,让刘伯温很是好奇。
    上面写的都是大明的国事,但叙述的方式,全都是夸赞大明的好。
    简单的说,就是各种拍马屁。
    再结合管家的言论,刘伯温立刻就推断出,这是朱元璋点头同意的事。
    即便都是夸大明的,但没有朱元璋的许可,应天府内这种控制言论的东西,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民报看着只是一张写满大明国师的纸张,但却能有效的控制整个大明的言论导向。
    很多事,不说,百姓是真的不知道的。
    怎么说,也是一门学问。
    “能想到这民报的人,一定是大才之人!”
    刘伯温感慨道。
    身为朱元璋的刘子房,他深知言论的威力。
    两军交战,散布谣言便是常用的战法。
    这民报,已然把这种方式变成了日常。
    只要坚持不懈的执行下去,在百姓的心中,大明的形象会不断的提升。
    当然了,也得是让百姓的生活过得好起来。
    言论和实际,得齐头并进。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