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生产力和阶级的关系


    “好,我们继续。”
    苏璟再度开口,说道:“这封建社会已经了解了一些,我们把时间往前推,推到春秋之前,到夏朝。”
    “老刘,历史你应该比我懂,夏朝是怎么建立的?”
    史书,苏璟虽然也读过。
    但上辈子读的那都是大部头,太多太杂,根本记不了多少。
    但现在的明朝,读书人可以读的史书,其实可供选择的并不多。
    刘伯温回答道:“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禹奉命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大功。
    帝舜荐禹于天,为嗣。
    十七年而帝舜崩。
    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
    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
    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而后禹崩,其子启即位。
    这便是夏朝的建立。”
    刘伯温的记忆力还是不错的,这是《史记·夏本纪》中的记载。
    苏璟点点头道:“没错,禹因为治水有功,有了庞大的声望,即位天子,然后是他的儿子启即位,建立夏朝,从此天下便成了家天下。”
    “从夏开始,历经商周,直到春秋,这一阶段,都还不是封建社会,我将其称之为奴隶社会。”
    “因为在这个时期,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是奴隶,只有少部分人享受劳动果实。”
    “奴隶社会之中,最显著的特点,也是剥削。”
    “不过不同于封建社会,奴隶社会中,奴隶视为是奴隶主的财产,可以买卖,奴隶主可强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
    苏璟缓缓的讲述着,不用于封建社会,刘伯温亲身经历感受很深。
    这奴隶社会,只存在于典籍的记载之中,刘伯温也只能听着苏璟的描述。
    苏璟讲的也比较简单,奴隶社会他记得的东西不多,能讲的也不多。
    “大概就是这样了,奴隶社会的情况,总结下来,就是如此。”
    苏璟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连续的讲解,还是挺累的。
    刘伯温则是好奇的问道:“苏公子,依你所言,这奴隶社会的产生,其实也就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出现诞生对吗?”
    听到刘伯温这话,苏璟是真的想要叫好。
    刘伯温的理解力,简直超过了苏璟的想象。
    仅仅是听着自己的介绍,便已经悟出了这样的道理。
    “没错,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相同的点就是剥削,只是奴隶社会更加的简单和露骨,这正是使用生产力工具不同导致的。”
    苏璟点点头道。
    生产力工具!
    这个刘伯温是知道的,因为之前苏璟教导社会形态变迁的时候,说到过这个。
    生产力的提升,是导致社会形态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多谢苏公子解惑,那么在奴隶社会之前呢?”
    刘伯温问道:“夏朝之前,也就是黄帝炎帝的时期呢?那又是什么社会呢?”
    虽然关于夏朝之前的记录很少,不过史记中还是有的。
    刘伯温此时也想知道,苏璟是如何定义这个时期的社会的。
    “原始社会。”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