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鬼斧神工


    第二天一大早,阿龙打开卧室门差点儿跟纳纳撞个满怀。
    “老板,矿物分布图已弄好啦。”
    纳纳满面堆笑,阿龙围着他转一圈点了点头。
    我们经过一夜奋战,昌龙号已收集一百吨提纯后的金属钛,还有二十五吨金属锌和金属铁。
    金属钛的回收价格为每吨两个能源点,升级到第五阶段需要五千个能源点,比第四阶段提高十倍。
    高付出意味着高回报,第五阶段的船体有两千五百吨的储存空间。
    “为什么那么少?”
    阿龙一边看着矿物分布图一边问道,采集臂每小时的吞吐量为一百吨,矿物分布在十平方公里五百米深的海洋里。
    “龙哥,由于矿物分布太散,每吨原矿只能提炼少部分的金属钛。”
    我忍不住发表一下意见,“我并不建议继续开采这种废矿,效率太低。
    只有含量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矿物才值得去开采。”
    “我也是这么认为,可大型钛矿陆地上,浅海富矿较少。”
    阿龙伸了伸懒腰,“矿物分布那么广,咱们哪有那功夫开采。
    还是等到升级为第五阶段我们就去深海采集锰结核。”
    阿龙雄心壮志地挥舞拳头,到那时候咱们专门制作电甲镍钛合金卖黑心钱。
    “说了半天,都把正事都给忘了。
    小韦,铁钛合金如何制作?”
    “昌龙号最大可制作长宽高各五米的合金材料。
    如果制作合金,建好模具和设置材料参数就可以批量生产。”
    我调出建立模型的软件界面,指给他看。
    他抿着嘴角低头看看全中文操作建模系统,它应该属于那种容易上手,也不容易精通的玩意儿。
    他以前在大学里学过机械制图和数控加工工艺,摆弄这些东西并不觉得陌生,他奸诈弟笑了,他想到一个能让所有数控机床都痛哭流涕的零件模型,也最能考验昌龙号加工技术的零件内球面模型。
    在直径一米的圆球中间,打个直径零点五厘米的孔洞,在孔内加工出直径为九十厘米的内球面。
    装备制造业是一国工业之基石,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不对此高度重视。
    可即便是目前科技最强,专门用于加工复杂曲面的德国多轴联动数控机床,也根本无法加工出来这种玩意儿。
    因为内球面高精度加工本身就是一大难题,太深和太小的开孔会让主轴无法伸入进去加工。
    开孔大了又不符合要求。
    使用球面铣刀做x角度加工也不行,开孔角度太小太深,对球面铣刀长度细度和强度的要求,都达到一个根本不可能被现有材料制作出来的地步。
    就算能制作出来,由于活动范围限制,球面铣刀在加工时,只能做到x角度转动,而无法做到任意角度回转。
    那么球面铣刀的顶点线速为零,加工出来的质量会让那些自诩为高精度的机床设计师们当场吐血。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