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调解(第2页)
可是萧强当初在单独和高级军官们交换意见的时候,就表示为了稳定,将从下到上,逐步提拔地意思。
所以,当第一批提升名单公布的时候,考核处公正的评估,并没有引起任何反弹。
反而是更高一级地军官看到了向前地机会,积极配合提升地初中级指挥员,熟悉岗位,交接工作。
山头主义通常都集中在高层,越是高级军官,越是存在山头主义。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拉帮结派乃是人类为了获得更大利益地共性,毫不稀奇。
在非洲基地,主要存在着杨科维奇当初从苏联、东欧拉来的一批前苏联军队人员、郑飞等萧强派来的安保队员中方人员两大势力。
其中,又各依轻疏远近,分成了一个个的小山头。
这些山头并不是说要取代萧强的领导权,而且相互交织之下,实际上起到了互相制约的平衡作用。
因此,当这批军官实际掌握了连级以下的指挥权之后,萧强等于在对方的配合下,轻易瓦解了山头主义在连级以下部队的势力。
此后,在第二批提拔名单公布以前,考核处便宣布了一批名单,让他们到总部集中学习。
所有接到通知的人,都欣喜若狂。
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信号,是自己即将获得提升的信号。
每一个接到了考核处通知的校级军官,都呼朋喝友,以他们各自所处的集团聚集在一起,以示庆贺。
所有人都喜气洋洋,互相道贺,高兴之极。
等他们一到了总部,开始集中学习,就被收缴了通讯工具,让他们在封闭的环境下,“安心学习”
。
这时,有些人开始感觉到似乎有些不对。
但负责管理军官学校勤务的,全部是跟随萧强几十年的卫队成员。
在他们体贴的照顾下,别说是向外打电话,就是一张纸片,也送不出去。
与此同时,第二批任免名单公布。
这六十九名校级军官,在考核处的协助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立即获得了非洲基地主要战斗力量的控制权。
短期的整顿之后,第三批名单也公布出来。
一百余名校级军官获得了任命,充当这些刚刚掌握了营团级指挥权军官的副手、参谋、后勤等职务。
他们和第一批被提拔的初级军官一起,成功地把经过洗牌后的部队掌控在手中,只听命于萧强一个人。
同时,原本部队中,和被调令集中学习的军官走得比较近的、一些紧要岗位的军官,则或是脱下军装,专业成为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或是进入高级军官学校学习。
这个信号一发出,所有人都知道了。
萧强这是要取得军队的军队控制权。
但此时为时已晚,已经没有人能够威胁到他地地位。
包括国民卫队、公司安保队员、预备役人员在内,非洲基地所有武装力量才五万人。
哪怕按照一千人一个团的小编制,拢共也才五十个团的军队编制。
更何况,除了一些小规模的外围武装人员,精锐部队编制内,还没有五十个团。
萧强的第二、第三批任命名单,等于是将基地所有武装力量进行了重新编排,分成了平行的四十二个团级战斗单位。
一系列人事更迭。
萧强巧妙地获得了其对非洲基地的绝对控制。
又过了一年,已经集中学习了一年多的军官们,才从
毕业。
在萧强的授意下,成立了寰宇公司安保措施于参谋部)、安保大队联络处(相当于师部)等框架性机构。
萧强已经决定。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