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茉和官服(第2页)


    十里坡这个名字,不是原来有的,而是陈潇他们的侦查人员为了方便辨识,专门给这些比较有趣的地方,重新起名字。
    比如说,十里坡这个地方原来就没有名字,可能有个缅甸名字也不知道。
    但是它距离莫的村的直线距离恰好就是10公里左右,所以陈潇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十里坡。
    距离8km的时候,有一个弯道,他们描绘地图的时候,就把这个弯道称之为八里湾。
    5km有一条河,河上有座石桥,那个就叫五里桥。
    所以前面的侦察兵报告回来说日军部队已经来到了十里坡就知道,日军离他们不远了,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了。
    寒来的一号岗,报告完,又等了一段时间后,没再看到有后续部队,就该悄咪咪的撤了,但是他在撤退的时候,突然一惊。
    右手持冲锋枪,左手冲身后的副班长做了个手势,副班长收到信号,带着几个战士从另一边包抄过去。
    在他们下方。
    山间只有本地人知晓的小路,有十几个孩子,手里拿着长刀和弓箭,行走在山林之间。
    小路看来是常有人走,虽然不算好走,但走个几步,就有一块石头作为路标。
    因为,在这种丛林里面,只要下雨,就算你在一个星期前用长刀砍出一条小路,一个星期后,野草都会长满那条千辛万苦才开辟出来的小路,一切又会恢复到从前。
    除非,你在开这条路的时候,想办法,用石头,铺出一层底。
    当然,在这种崇山峻岭里面,想拿石头铺出一条路,那是不可能的,那得多大工程?
    可如果说,祖祖辈辈就这么走下来,每个人每走一次这条路,都会捡一块石头,扔在自己走过的路上。
    这样长年累月之后,这路就成了!
    当然,如果走的人多,那不用捡石头都可以,毕竟鲁迅先生都说了,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这种习俗,在我国西南有些地方有,有些地方没有,越南有些地方有这个习俗,缅甸北部有些地方有这样的习俗。
    当然,要是那个地方有深山老林的,才会有这种习俗,老人们迷信的话,叫敬山神,其实最开始出处是每人拿一块石头,长年累月能铺出一条路。
    还有一个传说:每次走深山老林,都会带一块石头,压在自己走过的路上,免得自己走回头路的时候,找不着路。
    当然,这个传说有可能是有点迷信)
    此时走在这条山间小路上的十几个小孩儿,手上没有石头,只有刀和弓箭,只有眼中隐藏不住的惊慌。
    这十几个小孩,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十五六岁左右的姑娘,都光着脚。
    其实在这种山区,光着脚很正常,从小到大都光着的话,脚底下都长在厚厚的茧,就算踩到野外的荆棘上,也不是那么容易刺进去。
    当然,最好是有鞋子穿,这不是没有吗?
    走在中间的是最小的五六岁左右,八九岁的也有,十一二岁的也有,走在最后,殿后的是一个十三四岁左右手里拿弓箭的小男孩。
    开路的姑娘,手里拿着长刀,不时劈砍的长出来的有刺的荆棘,让跟在自己身后的孩子能走得更轻松些。
    不过,右手虽然拿着长刀在开路,但是左手一直紧张的握着一张弩,弩早就挂上了弦,放上了箭,时刻防着草丛里蹦出一条狼来。
    毕竟这个时代的山林里面有狼,有老虎,有狐狸,很正常,对了,还有野猪群!
    紧张的双眼,不时地张望着四周,但是脸上又不敢露出什么,怕吓到自己身后的小孩。
    她背上背着一个包裹,看的很重要,让这个姑娘走一段路,都忍不住摸一把这个包裹的布条绑的稳不稳当。
    “阿姐,我饿了,走了半天了,能不能歇会儿?”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