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晓梅的分享


    张立国说完王淑兰冲周晓梅笑了一下,轻声道:“老谭还有那高光时刻呢。”
    周晓梅不置可否的笑笑,然后对张立国说:“张总的饺子做得非常好,全国有名,一直想去学习呢。”
    张立国说:“周总客气了,我应该向你们学习。
    我只是在郑州做,闭门造车,不像你们都做到全国了。”
    周晓梅说:“我们是小饺子馆,比不得张总的大店,属于小打小闹。”
    “现在是小饺子馆吃香,大店不行------等于维持。”
    张立国说。
    几人交谈了一阵儿,虽是同行做饺子的,但毕竟初次见面,不可能一见如故推心置腹的交谈。
    再加上是集体会餐形式的聚会,仅限于见面认识一番的程度也就罢了。
    不但他们这桌如此,其他桌也是这样。
    当然,组委会搭建平台把全国做饺子的餐饮人聚在一起,说共商饺子大计有点过高,主要是让大家有个互相认识、沟通的机会,进而相互学习促进,在交到朋友同时整合资源,祖国处处有亲人。
    宴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一些善于交际的老板、经理便开始端着酒杯各桌转,一边微笑着散发名片一边举杯同饮,气氛倒也热烈。
    第二天王淑兰因为有事没有参加,周晓梅一个人去的。
    上午是北京三家大型饺子酒楼负责人的分享,内容很精彩。
    从出品管控到新品研发,从市场定位到战略营销,从运营管理到长远规划都做了详细阐述,不时引起阵阵掌声。
    这种分享在本质上讲炫耀的成分不多,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影响和增强注意力,为合作加盟做铺垫,也可以说一种自我的推广宣传。
    到了下午组委会组织大家到上午进行分享的三家酒楼去参观考察。
    第一家叫“清雅轩”
    ,面积三千平,两层楼,装修的古色古香,有青花阁的味道。
    参观厨房时张立国在队伍里挤到周晓梅身边,充当起了护花使者。
    他一边看一边用手机拍照,不停的称赞人家厨房做得好,五常管理到位。
    俩人随着队伍从厨房出来,有的人上二楼参观包房,周晓梅没去,转到吧台前和收银员聊天。
    在聊天中知道这家酒楼开业十年了,日营业额五万五左右,上座率百分之九十,人均消费九十八,按规模说不算高。
    “张总你家日均营业额多少?”
    周晓梅问身边的张立国。
    张立国思索一下说:“十万左右,没以前好。”
    “这还没以前好,够我家一个区的整体营业额了。”
    周晓梅说。
    “我家店大,现在大店不好做,没以前的利润,表面上看着挺火,能持平就不错了。”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