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河蟹传情

郑天旺从沈记布庄出来,喜不自胜,因不愿多做耽搁,便让刘家茶摊的刘老汉给宋金武捎了个话,紧揣着灰布包袱,径自快步走回了家。

走到门口那棵老槐树下,见福哥儿和豆芽正蹲在树下玩,把包袱背到背上,大步跨过去,一手揪起一个,夹着腋下,哈哈大笑着走进院门。

天业正坐在院子里背书,见二哥大笑着进来,又夹着侄子侄女,这边呵一下痒,那边拿胡子蹭蹭,甚是有些喜极而狂,不明所以。

秀莲正在院子里搓着玉米粒,见了郑天旺便道:“二叔回来啦!

咋样,可把钱都拿回来了?掌柜的没克扣吧?”

“诶,这沈记布庄不愧是大商户,不光一文钱没差,还多赏了一两银子哩!”

郑天旺亟不可待地道。

秀莲听了也吃了一惊,连问道:“呀,给了这么多,年掌柜可真是个好人呐!”

“不过,我倒听年掌柜说是他东家吩咐打赏的。”

“你别说,这大门大户就是不一样,可是识货哩!”

想着,不禁对沈记布庄更是好感倍增。

“可不是吗,我还真不知道这绣花也能赚这些钱了,倒是比豆芽她娘织布要强的多哩!”

“你没听那老人儿说嘛,这巧手的绣娘能养活一大家子了。”

秀莲嘴里说着话,眼角含笑,看着有些眉飞色舞,自豪之色溢于言表。

郑天旺连连点头,想自己到镇上做一天帮工也只得三十来文,给村里的盖处泥瓦房,倒是还多点,忙活小一个月约么能赚个一二两。

自家大哥更不必说,阴天下雨也不见间歇地往地里跑,勤勤恳恳几个月,待收了东西,却也只够自己一家人吃饱喝足,鲜有余粮。

容姐儿一女子,半月不到便赚得他们两三个月的入账,郑天旺想到自己以前还暗暗嫌过人家吃白饭,不禁有些汗颜。

“今个儿是好日子,咱们且去跟娘说一声,晚上加个荤的。”

福哥儿在一旁耳尖地听见了忙迈着小腿跑过来,甚是积极地道:“我和小叔叔去买肉!”

“你个小馋虫小心让杀猪的当成了小肥崽子!”

郑天旺好笑地把福哥儿抓起来抗在肩上,又牵了豆芽,跟秀莲一起进了大屋,把钱原封不动地交给郑母。

郑母笑呵呵地接过了钱,两块一两的银锭子,另五百九十文大钱用红绳捆着,郑母一枚一枚地细数了两遍,才从当头把绳结解开,拿出上次给的银钱一并串好。

秀莲织的两匹素绢刨去两斤棉花的成本约么能赚三百文左右,郑母数了一百五十文与她,余下又数了四百五十文并一个银锭子递与璧容。

璧容连连推辞,道:“娘这是跟我见外了不是,一家人怎么还分得这般细,我留银钱也是无用,且一并攒了日后与业哥儿上学吧。”

“咱们家一向如此,你哥哥嫂嫂赚了钱我也只留一半充作家用,如今我闺女本事,自己就能养咱们一家子了,娘心里高兴呢。”

璧容还是不依,再三推辞,郑母却是背过手去,就是不接,秀莲在一面看着面上发笑,帮着郑母把银子塞进璧容怀间,一遍劝道:“姐儿快些拿着吧,权当是娘给你存下的嫁妆钱啦!”

璧容听着脸渐渐发红,嗔怪着瞥了秀莲一眼,心道:且暂时收下,日后作了束脩让天业快些去学堂拜了先生。

九月下旬,秋风渐起,翠绿的田野里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声声作响,真有“大豆摇铃千里金”

的意蕴。

随着大豆的收割,花生、红薯等作物也相继成熟,田野里一片蓬勃之景。

因着一夏天雨水充盈,粮食产出颇丰,大有丰收之势。

好在秋日气爽,气候也连天多云间晴,蹲在地里也不似夏收那会儿燥热难耐。

每日天一亮,郑天洪哥俩就扛起扁担去地里摘豆荚,因着地里的花生也急需代收,没过几日秀莲便也跟了一同前去。

因着郑天旺的一句话,家里的人便一尽阻止她跟着一道下地,连坐在院子里剥豆荚,也不免被连声嘱咐,生怕她磨伤了手。

刘氏的身子已怀了三月有余,肚子微微开始显怀,许是前阵儿在屋里躺的日子久了,今日便在院里放了小木桌子,坐在靠背椅子上跟璧容一块剥着豆子。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