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4自寻死路


    古人云:与死者同病,难为良医。
    与亡国同道,无有善谋。
    古人会说错吗?当然不会。
    一个郎中,他自己身上的必死之病都看不好,你能说他是一个神医?
    你闲得无聊,去找一个亡国之君请教治国方略,那肯定是作死催的。
    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但是很多聪明人就是不明白。
    无论你怎么解释,他就是不明白,你又能怎么办?
    凤鸾,一个四十来岁的女人,一漂亮的妇女,一个大部落的头人,肯定是聪明人。
    罗婺凤氏家族独霸武定县周边四百余年,你能说他们的历代头人不聪明?
    毫无疑问,他们都是聪明人。
    因为都是聪明人,所以好多常识性的问题就不明白。
    至少凤鸾就没有搞明白,否则就不会倒行逆施,自己作死。
    熊储和军师万练弄出一个“釜底添薪之计”
    ,肯定有深层次的考虑。
    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凤鸾这个女头人究竟是不是聪明人。
    凤鸾派出大军兵分两路攻击熊储,但是都没有引起熊储的强烈反弹,这其中就有很深的韵味。
    如果是一个聪明人,就应该能够品味出这种韵味。
    事实证明,凤鸾是一个聪明人,但是她聪明反被聪明误。
    出现内乱,家破人亡,肯定是有根源的。
    挽救危局,确保生存,肯定是有办法的。
    熊储和军师万练听说武定县境内农奴起义,心里高兴的同时,也做好了两手准备。
    第一个准备,就是凤鸾主动求援,这也是“釜底添薪之计”
    的根本出发点。
    大家好说好商量,何必要打死打活,劳民伤财呢?
    凤鸾在最危急的关头的确向外求援了,说明“釜底添薪之计”
    发挥了作用。
    可是,凤鸾求援的对象,竟然是东面寻甸军民府的安国雄,而不是近在咫尺的熊储。
    安国雄,是安邦彦的大儿子。
    奢崇明、安邦彦现在已经备朱燮元的七万大军给包围了,可以说是覆灭在即。
    安国雄现在要做两件事:第一就是把父亲救出来,第二就是寻找新的根据地。
    安邦彦能不能救出来,目前不得而知。
    因为安国雄率兵三万猛攻盘川,也没有把朱燮元的主力部队调回来,围魏救赵之计已经彻底失败。
    恰在这个时候,凤鸾竟然向安国雄求救,这不是一条死路走到黑,作死催的吗?
    凤鸾既然要做死,自然就有作死的后果。
    安国雄现在最紧缺的就是兵员,只有另外组建一支庞大的部队,才能对朱燮元产生威胁。
    正因为如此,虽然自己已经覆灭在即,但是接到凤鸾的求援信,而且同意把女儿凤素琴嫁给自己,安国雄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当然立即答应出兵相救。
    更多更快章节请到。
    安国雄出兵的唯一条件,就是要让他在武定县内征兵三万,立即解救被围的奢崇明、安邦彦所部十万人。

小技巧:按 Ctrl+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回到上一章,按 →键 进入下一章。